公告
莘县信息港(http://www.sxxxg.com.cn/)服务大家,欢迎分享传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将为您信息免费推广,现在免费注册会员,即可免费发布各类信息。
关闭
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莘县新闻资讯 » 本地新闻 » 正文

莘县苏村村民借助央视栏目为长眠在苏村的无名烈士“找家”

发布时间:2018-10-09 16:19:24
核心提示:  莘县信息港多出鲜活生动的报道近日,记者赶赴我市重点革命老区村莘县张寨镇苏村,走访了苏村阻击战纪念馆及该村几位阻击战的
  莘县信息港多出鲜活生动的报道近日,记者赶赴我市重点革命老区村莘县张寨镇苏村,走访了苏村阻击战纪念馆及该村几位阻击战的亲历者,聆听了123位英烈当年是如何抗击日军的经过。
  
  曾任苏村学区校长的周根存告诉记者,目前他正为丰富苏村村史做准备,并打算借助央视《等着我》栏目为长眠在苏村的无名烈士找到自己的家乡和亲人。
  
  幸存者“口述”当年阻击战
  
  苏村阻击战烈士墓群又称莘县革命公墓,位于莘县张寨镇苏村东。看守人是78岁的苏法申,他告诉记者,2010年,莘县县委、县政府将烈士墓地扩建为革命公墓,2012年又建成莘县革命纪念馆、莘县革命博物馆、苏村阻击战纪念馆。随后,他提供给记者一本有关“苏村阻击战”的国防教育读本,作者是秦光。
  
  秦光时任鲁西军区特务营副教导员,是苏村阻击战幸存者之一,他在文中讲述了当时的战况。
  
  战斗持续到当天下午4点多时,敌人开始施放毒气。他和九连文书郑锡伍、十连班长张友和、营部通讯员赵小虎四个人中毒较轻,5点多时转移到苏村最西边的一座小院里。他们很快挖通了临街的一个枪眼,由此射杀日军。后来,日军爬上房顶,将大量炸弹和毒气弹投向门口和窗外,憋得人喘不过气。坚持战斗了一阵后被熏倒,四人就这样落入敌手。
  
  四人清醒过来时,发现自己被反绑着胳膊躺在院子里。敌人利用各种威逼手段,妄图使他们供出杨勇的去向。他们一言不发,对日军怒目而视。日军无计可施,要在黄昏时刻将他们处死。路上,秦光扭头就跑,刚跑出十几米远,就被日军发现,一个日军跑过来,用刺刀对准他的头,只听“啪”的一声,他当即昏迷过去。
  
  苏醒时,秦光才知道日军那一枪打在自己的左边脖子上。
  
  秦光在文中回忆说,自己既然死里逃生,就不能让日军再抓住,他还要为死难的烈士报仇……来到村头,几个老乡发现了他,然后把他藏在地窖里。第二天,老乡们将他送到南进支队休养所,经医生抢救脱险。对于冀鲁豫抗日军民的这种鱼水深情,他永记不会忘记。
  
  苏法申说,秦光是南方人,后到河北石家庄工作,曾两次回苏村看望这里的乡亲。他曾写过一部关于“苏村阻击战”的书,这本国防教育读本的内容来自他的“口述”。
  
  亲历者:八路军没有一个投降
  
  为扩大百团大战战果,1941年1月7日,鲁西军区司令员杨勇率部在郓城潘溪渡一带设伏,毙俘日军软原少佐以下官兵160余人、伪军130余人,缴获九二式步兵炮一门(现存于北京军事博物馆)。
  
  这次惨败和重要武器的损失,使日寇恼羞成怒,发誓报复,由此发生了苏村阻击战。
  
  在这场战斗中,八路军连续打退日军的多次进攻,激战数日,牵制了十几倍于己的日伪军,完成了掩护任务。
  
  主编了《苏村志》一书的周根存告诉记者,这次反“扫荡”历时一个月,八路军教导第三旅等部共毙伤日伪军700余人,挫败了日军的“扫荡”企图,巩固了鲁西抗日根据地。此次苏村阻击战在整个反“扫荡”战役中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如果没有这一场阻击战的话,教导第三旅及新四旅还有地方党政机关将很难突出日军的重围。
  
  该村今年93岁的村民苏保安身体硬朗,谈起当年的阻击战,他说,当时他14岁,对于此事有深刻的印象。部队是半夜来到苏村的,战士们顾不上休息,连夜修建工事。早晨7点多,敌我双方开始在沙窝村交战。
  
  苏保安说,战士们都是年轻人,有着不怕死的精神,没子弹了,他们就把机枪拆零后丢到井里。虽然打了一天的仗,并且没吃什么东西,但战士们仍然坚守,很多日军被打死。
  
  今年84岁的周关兴告诉记者,他当时五六岁,依稀记得这场战斗的一些情景。他们家磨面,房子较宽敞,战斗打响后,全家十多口人都藏到爷爷的屋里,把大木门紧紧拴住。他端着玉米糁跑回家时,家人却不敢回应,直到听清是他才慌忙打开门。傍晚,日军前来砸门,门开后把藏到粮囤下面的哥哥和四叔捆住,拉到村西头的大坑里。后因为不是当兵的,日军才把他们放开。
  
  周关兴说,战斗结束后,日军挨家挨户找八路军,其中一个士兵被发现后,被日军用刺刀生生挑死。所有被俘的士兵,至死也不投降,他们吃的虽是高粱面的窝窝和地瓜,骨头却是最硬的。
  
  老教师“写信”为烈士寻亲
  
  《苏村志》记载,明朝永乐年间,苏姓人家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垦荒种地,建屋立村,取村名苏村。该村位于鲁西边陲,隶属莘县张寨镇,村民淳厚朴实,和睦相处,在战争年代更是拥军爱军,“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的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他到战场”,构筑起我军的坚强后盾。
  
  在苏村阻击战中,八路军战士奋勇杀敌,个个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但是,由于条件所限,弹药用尽,加上兵员势力和数量不及,最后突围未果,特务营的两个连123人壮烈牺牲,仅有8人幸存,还全部是在日军撤走后,被老百姓救起的。
  
  周根存说,当时的苏村是一个只有数百户人家的村子,村中间有一条东西向的丁字街口,向东走通向交通重镇朝城,向西走通向马集。当时,向西的道路被抗日村民挖成了一条半人多深的壕沟,村子的西南是一片开阔的平原,只有早年防“响马”留下来的一些破烂土坯和残垣断壁。
  
  苏村的老乡们听说要在这里打仗,在村长的带领下,男女老少一齐忙开了,有的忙着给战士们做饭,有的忙着给战士们送工具。挖工事的战斗展开以后,一伙青壮年在民兵连长带领下,同战士并肩战斗,他们不顾饥饿不怕疲劳,在严寒中干得汗流浃背,早晨7点的时候完成了抢修工事的任务。
  
  周根存说,苏村战斗从清晨打到黄昏,为冀鲁豫边区抗日战争史写下光辉的一页。可是,这些烈士绝大多数是无名英雄,且合葬在一起。近年来,每逢清明节等,他就向参观者讲述这段历史,很多人听后不住地掉眼泪。
  
  莘县信息港办公室获悉2013年,干了一辈子教育的周根存开始搜集、整理相关史料,没有参考资料就找老人聊天,历时两年多,瘦了七八斤,《苏村志》终于付梓。他说,这本115页的村志,只是列了一个提纲,内容还需进一步丰富,目前已提上日程,和几名学生共同做好这件事。另外,他打算近期给央视《等着我》栏目写封信,希望借助这一平台帮长眠于苏村的无名烈士找到家乡和亲人。下一步,他们还计划把“苏村阻击战”写成剧本,将其搬上荧屏,让更多人了解、知晓这段历史。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图片新闻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莘县苏村村民借助央视栏目为长眠在苏村的无名烈士“找家”版权与免责声明
最新分类信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