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莘县信息港(http://www.sxxxg.com.cn/)服务大家,欢迎分享传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将为您信息免费推广,现在免费注册会员,即可免费发布各类信息。
关闭
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莘县新闻资讯 » 娱乐新闻 » 正文

趵突泉水位暴跌趵突泉

发布时间:2017-07-20 18:22:10
核心提示:  济南,著名的趵突泉水位计显示的实时水位跌到了27.38米,跌破又一个重要关口,趵突泉的三个喷口仅有微弱的水纹。另一个名泉黑
   济南,著名的趵突泉水位计显示的实时水位跌到了27.38米,跌破又一个重要关口,趵突泉的三个喷口仅有微弱的水纹。另一个名泉黑虎泉水势大降,西侧兽头已经彻底断流,另两个也十分虚弱。趵突泉位于济南市历下区,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北望大明湖,五龙潭。面积158亩,是以泉为主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特色园林,国家首批重点公园。可如今很难看到趵突泉喷水是的壮观场景了,因为趵突泉水位暴跌面临停喷危机。
 
  据报道,4月2日,济南,著名的趵突泉水位计显示的实时水位跌到了27.38米,跌破又一个重要关口,趵突泉的三个喷口仅有微弱的水纹。
 
  据介绍,另一个名泉黑虎泉水势大降,西侧兽头已经彻底断流,另两个也十分虚弱,令人担忧。
 
  这一切的原因都是持续干旱酿恶果。目前,济南正启动实施强力保泉措施,力争让众泉挺过这个春天。
 
  趵突泉水位暴跌趵突泉晚间消息,事件落下帷幕,今年不同往年,今年的内容,引起了网友热烈反响。同时也希望大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不要让类似的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趵突泉实时水位跌到了令人揪心的27.10米,离停喷线只有咫尺之遥。按这几天一天跌6到9厘米的速度下跌,一两天就要彻底停喷!
 
  就在此时,老天爷喜降甘霖,满池雨点打出的水花,让游客十分欣喜。但这场雨到发稿时还远远不够大,雷声大雨点小,能否救得了趵突泉还是真是个未知数。趵突泉位于济南市历下区,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北望大明湖,五龙潭。面积158亩,是以泉为主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特色园林,国家首批重点公园。该泉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趵突泉是泉城济南的象征与标志,与济南千佛山、大明湖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趵突泉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趵突泉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位于济南趵突泉公园,趵突泉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2013年8月成功申请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经科学检测,趵突泉泉水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是理想的天然饮用水,可以直接饮用。“趵突腾空”为明清时济南八景之首。
 
  趵突泉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有“游济南不游趵突,不成游也”之盛誉。趵突泉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优秀园林、“十佳”公园和国家5A级景区,是首批国家重点公园。
 
  2002年,有专家根据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考证,趵突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至我国的商代,长达3543年。趵突泉是古泺水之源,古时称“泺”,早在2600年前的编年史《春秋》上就有“鲁桓公会齐侯于泺”的记载。
 
  宋代曾巩任齐州知州时,在泉边建“泺源堂”,并写了一篇《齐州二堂记》,正式赋予泺水以“趵突泉”的名称。该泉亦有“槛泉”、“娥英水”、“温泉”、“瀑流水”、“三股水”等名。
 
  趵突泉水分三股,昼夜喷涌,水盛时高达数尺。所谓“趵突”,即跳跃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发,喷涌不息的特点。“趵突”不仅字面古雅,而且音义兼顾。不仅以“趵突”形容泉水“跳跃”之状、喷腾不息之势;同时又以“趵突”摹拟泉水喷涌时“卜嘟”、“卜嘟”之声,可谓绝妙绝佳。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觱涌三窟,元代著名画家、诗人赵孟頫在《趵突泉》诗中赞道:“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历城县志》中对趵突泉的描绘最为详尽:“平地泉源觱沸,三窟突起,雪涛数尺。清代康熙皇帝南游时,曾观赏了趵突泉,兴奋之余题了“激湍”两个大字,并封为“天下第一泉”。
 
  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C左右。严冬,水面上水气袅袅,象一层薄薄的烟雾,一边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趵突”一名最早就出现在宋代著名文学家曾巩的诗文之中。曾巩曾出任过齐州(即今济南)太守,非常热爱
 
  齐州的山水,他描写这处泉水的那首七律,题目就叫做《趵突泉》。诗是这样写的:
 
  一派遥从玉水分,暗来都洒历山尘。
 
  滋荣冬茹温常早,润泽春茶味更真。
 
  已觉路旁行似鉴,最怜沙际涌如轮。
 
  曾城齐鲁封疆会,况托娥英诧世人。
 
  曾巩还在《齐州二堂记》中说:“自(渴马)崖以北,至历城之西,盖五十里,而有泉涌出,高或至数尺,其旁之人名之曰‘趵突’之泉。”可见,“趵突”这一称谓当时还只是在民间流行,它很可能就是一个象声词,类似“噗嘟”、“咕嘟”等等,以描摹泉水汹涌喷薄的声响。
 
  古人也曾称趵突泉为“瀑流泉”,“瀑流”其实也是象声,可以作为“趵突”的佐证。如果这一推断不差,那么曾巩能够直接运用民间语汇于诗文创作,使得“趵突”一名从此日益响亮。趵突泉名列济南众泉之冠,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位于济南市历下区趵突泉公园内。趵突泉公园始建于1956年,其名胜古迹,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是具有南北方园林艺术特点的最有代表
 
  性的山水园林之一。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泉源上奋水涌若轮,突出雪涛数尺。声如隐雷。”
 
  金代诗人元好问描绘为“且向波间看玉塔”,元代著名画家、诗人赵孟頫比之为“平地涌出白玉壶”,清代诗人何绍基喻之为“万斛珠玑尽倒飞”,清朝刘鹗《老残游记》载:“三股大泉,从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历城县志》中对趵突泉的描绘最为详尽:“平地泉源觱沸三窟突起雪涛数尺,声如隐雷,冬夏如一”。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则认为趵突泉是“海内之名泉第一,齐门之胜地无双”。结构特色趵突泉是公园内的主景,泉池东西长30公尺,南北宽20公尺,泉分三股涌出平地,泉水澄澈清洌。泉的四周有大块砌石,环以扶栏,可凭栏俯视池内三泉喷涌的奇景。在趵突泉附近,散布着金线泉、漱玉泉、洗钵泉、柳絮泉、皇华泉、杜康泉、白龙泉等三十多个名泉,构成了趵突泉泉群。其中漱玉泉与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关,她
 
  的故居就在漱玉泉边,因有文集《漱玉集》而得名,泉北的李清照纪念堂正是为纪念这位著名的词人而修建的。值得一提的是趵突泉公园的南大门,布置得富丽堂皇、雍容华贵,大门上的横匾“趵突泉”蓝底金字,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笔,有人誉为中国园林“第一门”,一点也不为过。趵突泉边立有石碑一块,上题“第一泉”,其色为墨绿色,为清同治年间历城王钟霖所题。如今趵突泉泉北有宋代建筑“泺源堂”(现为清代重建),堂厅两旁楹柱上悬挂有“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的对联;西南有明代建筑“观澜亭”,亭前水中矗立的石碑,上书“趵突泉”三字,为明代书法家胡缵宗所写,池东为“来鹤桥”,桥南端耸立一古色古香的木牌楼,横额上有“洞天福地”、“蓬山旧迹”字样。
 
  水质优良趵突泉水从地下石灰岩溶洞中涌出,其最大涌量达到24万立方米/日,出露标高可达26.49米。水清澈见底,水质清醇甘洌,含菌量极低,经化验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严冬水面上水气袅袅,像一层薄薄的烟雾,一边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当地人称之为“云蒸雾润”。
 
  趵突泉水清澈透明,味道甘美,是十分理想的饮用水。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出京时带的是北京玉泉水,到济南品尝了趵突泉水后,便立即改带趵突泉水,并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
 
  泉在一泓方池之中,北临泺源堂,西傍观澜亭,东架来鹤桥,南有长廊围合,景致极佳。泉池中放养金鱼,大者长逾三尺。泉东侧隔来鹤桥有望鹤亭茶社,专为游人提供用趵突泉水沏的香茶,2元一大碗。济南以“泉城”而闻名,泉水之多可算是全国之最了。平均每秒就有4立方米的泉水涌出来。比较著名的泉就
 
  有四个:珍珠泉、黑虎泉、金线泉、趵突泉等,仅趵突泉每天就涌出7万立方米的泉水。
 
  为什么济南的泉水这么多呢?这主要与济南的地形结构有关系。它的南面是一片山区,是山东有名的千佛山;北面是平原,济南位于山区和平原的交界线上。
 
  这里的山区是由石灰岩组成的,而平原的泥土底下也隐藏着岩浆岩。山区的石灰岩大约是在4亿年前形成的,其质地比较纯,它以大约30°的斜度由南向北倾斜。石灰岩本身不很紧密,有空隙、裂隙和洞穴,能储存和输送地下水。地下水顺着石灰岩层的倾斜,大量地流向济南。成了济南泉水的水源。在平原下的岩浆岩,它的组织很紧密。所以地下水流到这里后碰到岩浆岩的阻挡就流不过去了。岩浆岩上又复盖着一层不透水的粘土层,地下水就不能自由地流出地面。这些被拦阻的大量地下水凭着强大的压力,从地下
 
  的裂隙中涌上地面,就形成了这些著名的泉水,趵突泉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
 
  趵突泉周边的名胜古迹枚不胜数,尤以泺源堂、娥英祠、望鹤亭、观澜亭、尚志堂、李清照纪念堂、沧园、白雪楼、万竹园、李苦禅纪念馆、王雪涛纪念馆等景点最为人称道。
 
  历代文化名人诸如曾巩、苏轼、元好问、赵孟頫、张养浩、王守仁、王士祯、蒲松龄、何绍基、郭沫若、启功等,均对趵突泉及其周边的名胜古迹有所题咏,使趵突泉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成为海内外著名的旅游胜地。观澜亭“槛泉亭”、明天顺五年(1641年),钦差内监韦、吴二人来济,乃于泉旁构亭(另说为巡抚胡缵宗建),名为“观澜”,取《孟子·尽心上》“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之意。该亭原为四面长亭,半封闭式,形制考究,为历代文人称颂。宋代大文学家苏辙于熙宁六年(1073年)任齐洲掌书记,对济南名胜古迹咏吟甚多,其中咏《槛泉亭》一诗犹为着称。
 
  槛泉亭和孔教授武仲韵
 
  [宋]苏辙
 
  连山带郭走平川,伏涧潜流发涌泉。汹汹秋声明月夜,蓬蓬晓气欲晴天。
 
  谁家鹅鸭横波去,日暮牛羊饮道边。滓秽未能妨洁净,孤高每到一依然。
 
  《栾城集》
 
  柳絮泉为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诗》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记》所着录的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位于趵突泉公园内李清照纪念堂之
 
  南,漱玉泉东侧,属于“趵突泉泉群”。据《历城县志》卷八“山水考·三”转引旧《志》记载,曰:“柳絮泉,在今线泉东南角,泉沫纷繁,如絮飞舞”,故名“柳絮”。
 
  往昔,泉四周垂柳成荫。春日,岸上柳絮扬扬飞舞,水中泉沫翻动如絮,泉水与垂柳相映成趣,令人陶醉。明晏璧曾赋诗曰:“金线池边杨柳青,泉分石窦晓冷冷。东风三月飘香絮,一夜随波化绿萍。”诗中正是对此景色的赞咏。
 
  该泉现泉池系于1956年新砌而成。泉池呈长方形,长3.5m,宽2.3米,深1.5米,池于1980年题写。泉边柳树成荫,池水清澈见底,长流不竭。水中游鱼可数。夏日乘凉观景,可谓佳境。
 
  有诗云:金线池边杨柳青,泉分石窦晓泠泠。东风三月飘香絮,一夜随波化绿萍。
 
  金线泉老金线泉,即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诗》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记》所着录的济南“七十二泉”之一的“金线泉”。它位于趵突
 
  泉东北侧,尚志堂与鱼展馆之间。泉池呈长方形,原长4丈,宽2丈。由于水面有一条游移飘动的水线波纹,映日凝望,宛如一条金光闪闪的金线浮于水面,故而得名。宋人吴曾在《能改斋漫录》中作了极为生动的描述:“石甃方池,广袤丈余,泉乱发其下,东注城濠中。澄澈见底,池心南北有金线一道隐起水面,以油滴一隅,则线纹远去。或以杖乱之,则线辄不见,水止如故,天阴亦不见。”
 
  明清时期,金线尚能清晰地见到,后因改建泉池,基底遭到破坏,水面亦随之缩小,水势减弱,金线则从此消失。1956年,趵突泉公园扩建时,在原金线泉东约20米处一所石砌雕刻的小池中,也出现了金线。于是人们便将这泉称为“金线泉”,并将清同治九年(1870)江苏吴兴丁彦臣题写的“金线泉”三字石刻移嵌在这泉的东壁上。而将原金线泉改称“老金线泉”,由济南书法家李仲余新题“老金线泉”(隶书)四字嵌刻于池壁。
 
  金线泉,泉池东西长2米,南北宽1米,池深1.2米,池壁及池周围栏杆均用精细的大理石砌成。
 
  有诗云:水纹浮绿影摇金,倒挽银河百尺深。中有锦鱼三十六,碧波荡漾任浮流。
 
  漱玉泉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诗》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记》
 
  所着录的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位于趵突泉公园李清照纪念堂南侧,属趵突泉泉群。“漱玉”一词源于《世说新语·排调》中的“漱石枕流”。漱玉泉泉池呈长方形,池长4.8米,宽3.1米,深2米。四周围以汉白玉栏杆。
 
  泉水自南面的溢水口汩汩流出,层叠而下,漫石穿隙,淙淙有声,注入螺丝泉池中。明代诗人晏璧曾有“泉流此间瀑飞经琼,静日如闻漱玉声”的赞语。相传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传世之作《漱玉集》就此泉命名,这位词人的故居也在此称为“漱玉堂”。
 
  有诗云:南泉漱玉派匡庐,应是云门瀑布余。月照波心清可鉴,岂无湘女解琼琚。
 
  马跑泉
 
  位于李清照纪念堂东侧的假山西北脚下,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有着录。泉池长12米,宽5米多,为不规则形池。池壁由自然石砌垒,曲折参差。泉水汇流成溪,流入西泺河,形成山环水抱的形式。
 
  明代诗人晏璧在《七十二泉诗》中写了这么一句:马蹄踏破迸飞泉。这一句浓缩了一个悲壮动人的传说故事,这也正是马跑泉之名的来源。
 
  相传南宋高宗建炎二年,金兵再度南侵围攻济南。时任济南知府的刘豫摄于敌威,企图降金,遭到部将关胜等人的强烈反对。关胜骁勇善战有万夫不挡之勇,曾经在金兵的重围中救出刘豫的儿子。金兵屡攻济南不下,便用各种手段向刘豫劝降。在金人的软硬兼施下,刘豫死心塌地的投降了敌人,并设计杀害关胜。他下令关胜出城作战,等他战的人困马乏欲拨马回城时,又下令关闭城门,还让城上守兵乱箭齐发。关胜身中数箭,眼睛也瞎了,仍坚持杀敌,誓死不降,最后壮烈牺牲。他的战马见主人被杀,痛悼主人,愤而刨地,硬在地上刨出一个大坑。坑中有泉水涌出,人们从此便把此泉称为马跑泉。
 
  有诗云:马蹄踏破迸飞泉,流出齐城浅水边。八骏曾闻驰八极,百年几见海成田。
 
  胜景坊
 
  位于趵突泉公园东门口,其高7.5米,柱间总宽9.2米,两侧悬挑各1.5米,造型为“四柱三间冲天挑担式”。颜额磨光花岗石上刻有“趵突胜景”、“观澜知源”八个凹形鎏金大字,有著名书法家武中奇、蒋维崧题书。
 
  龟石离开马跑泉及其附近的浅井泉,南向徐行,便看到有一座玲珑剔透的太
 
  湖石迎面矗立。这座太湖石,名叫龟石,这是元代散曲家张养浩在北园的别墅——云庄的遗物。据考,当时云庄中有秀石10块,称为“十友”,其中,龙、凤、龟、麟四大灵石尤为著名。到了明代以后分移到济南城中的皇亭、孔庙及趵突泉等地。
 
  趵突泉原来还有一座麟石,“七七事变”时被日本帝国主义的飞机炸毁了。四座灵石仅存的只有这一龟石。它是一座玲珑剔透、栩栩如生的太湖石,高近4米,重约8吨。该石挺拔露骨,多空窍,筋络明显,多凹凸,具有太湖石品中的“皱、瘦、透、漏”的特点。
 
  尚志堂
 
  在趵突泉东北,为原尚志书院的一个院落。尚志书院,系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由山东巡抚丁宝桢创办,就学者除学习儒学外,还学习天文、地舆、算数。该堂曾刊刻《十三经注疏》、《石徂徕来先生集》、王渔洋诗文着作等书籍,称尚志堂版,在国内享有盛誉。
 
  泺源堂此堂在趵突泉北岸,最早为娥姜祠或称娥英祠。这一组三进的建筑群,原是古代娥姜祠的旧址,原来奉祀的是大舜的妻子唐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大约在金元以后改为吕祖庙,曾供奉着宋代以后逐渐流行的道教新
 
  神吕洞宾。著名文学家曾巩在北宋熙宁年间(1072-1073)任齐州太守,在泺水建二堂,南堂临泺水之源,故称“泺源堂”。北堂南对历山,曰“历山堂”。
 
  后来,金代元好问把“泺源”、“历山”二堂改成“吕公祠”。明朝,盐运使司张奎光、济南知府樊时英、历城县令吕黄钟又改祠为阁。此后,恢复原名“泺源堂”,至今。泺源堂,三间两层,坐北朝南,建在同一中轴线上,是一组较大的明清建筑。
 
  1979年公布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堂前悬楹联是选取赵孟頫咏趵突泉七律中的颈联:
 
  云雾润蒸华不注,
 
  波涛声震大明湖。
 
  这当然是从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名句中脱化而来,但由于赵孟頫是人们喜爱的杰出的画家和书法家,济南人还是很珍重他这首诗的。此联为济南回族书法家金棻所写。
 
  在泺源堂三进院落的墙壁上嵌着明清以来的文人的石刻,其中有理学大师、阳明学派的开创者王守仁的手迹。摩挲欣赏也可以增加游兴。
 
  三圣殿
 
  位于娥英祠后殿,因纪念尧舜禹三圣帝而称三圣殿,是明代建筑。
 
  来鹤桥
 
  此桥原为木桥,南北纵向,在趵突泉池东岸,望鹤亭西南侧。系由明万历年间历城知府张鹤鸣始建,天启年间济南知府樊时英重修,清顺治年间监察史程公再次重修。均为木质,后改为平板石桥。1964年扩建趵突泉公园时,更换了石板。1975年,在桥体两侧设置雕花石栏。
 
  蓬山旧迹坊
 
  也称“来鹤坊”。在趵突泉东侧来鹤桥南端。为明天启年间济南知府樊时英所建。是两柱一楼式,丹柱青瓦,斗拱承托,上饰吻兽。南北各悬“洞天福地”、“蓬莱旧迹”匾额。
 
  观澜桥
 
  在趵突泉西侧,位于娥英祠、通泺园之间。桥宽3米,长5米,呈弓型,系按民族风格建造,东西构架。因在桥上能观赏趵突泉水,故称观澜桥。
 
  广会桥
 
  在观澜桥北面约30米处,此桥在明刘敕《历乘》、《(崇祯)历城县志》均有记载。桥南墙壁上嵌同治四年的《重修广会桥碑记》,文中有“济南一名大板桥,桥南数千米为趵突泉。清山之泉均与北水会,每值夏秋之交,山水涨发,奔腾澎湃”的记载。
 
  胜概楼
 
  据元代于钦《齐乘》记载:“概胜楼在趵突泉西。金人建楼,亦壮丽。近亦为水所坏。”
 
  胜概搂诗
 
  [元]赵孟頫
 
  楼下寒泉雪浪惊,楼前山色翠屏横。登临何必非吾土,啸傲聊因得此生。
 
  檐外白云来讬寄,梁间紫燕语关情。济南胜概天下少,试倚阑干眼自明。
 
  《松雪集》
 
  槛泉坊
 
  明天顺五年(1641年)钦差内监韦、吴二人来济,乃于泉旁构亭(另说为巡抚胡缵宗建),名为“观澜”取《孟子·尽心上》“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之意。
 
  白雪楼
 
  位于趵突泉的东南侧,为纪念明代著名文学家李攀龙所建。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居士,历城人,明代文学后七子领袖。倡导文学复古运动,并写了不少出色的五、七言律诗和绝句,世人称为“三百年绝调”。着有《沧溟先生文集》。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李攀龙辞去陕西按察副使职东归,在历城王舍人庄之东鲍山下建楼,曰“白雪楼”。李攀龙晚年,在大明湖畔白花洲又建一楼,亦曰“白雪楼”。
 
  明万历年间,山东右布政使叶梦熊因敬仰李攀龙,出资在趵突泉畔,建了第三座白雪楼。1956年趵突泉扩建公园时,该楼因破烂不堪被拆除。1996年予以重建。
 
  泺源白雪楼
 
  白雪楼旧有二处,今皆凋落。士人不忍,因于第一泉畔另起杰阁。要之,非实。(《齐音》)
 
  趵突泉白雪楼
 
  [明]光庐
 
  人去楼空济水头,栏杆倚遍忆风流。白云黄鹤杳何处,山色溪声共一楼。
 
  长夜漫漫知古恨,知音落落到今愁。岭南大雅关同调,春鸟喂喂自可来。
 
  得名原因1.趵突泉早年名号繁杂,有人以其为泺水的源头,便称其为“泺”,元代
 
  的赵孟頫曾在他的《趵突泉》一诗中写道: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
 
  2.百姓看三道泉喷发的壮盛景观,又称之为“三股水”或“瀑流”
 
  3.北魏时期人们对三股泉水威猛喷发的气势生发了猛虎出闸、壮士出击的联想,于是“槛泉”之名广为流传
 
  4.直至北宋,曾巩以其卓异才思为这泓名泉起了日后四海传扬的名字——趵突泉。“趵”是跳跃的意思,“突”是突出的样子,“趵突’二字传神地表达了泉水日夜喷涌跳跃而出的景象。90年代末由于济南市的水文情况,趵突泉经常陷入季节性停喷的窘境,2001年时更是创下了停喷890天的历
 
  史纪录。泉水停喷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当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采取加大地下水的保护和放水保泉等措施后,自2003年9月以来,趵突泉已经基本上恢复了四季泉水不断的景象。后来,在2007年5至6月有一次断涌,不过,在济南7·18暴雨事件后,趵突泉再次恢复了四季泉水不断的景象。
 
  2014年12月26日,济南趵突泉地下水位跌至27.95米,已连续13天跌破28米橙色警戒线,达到2003年趵突泉复涌以来同期最低水位。2014年济南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减少三成以上,这使持续喷涌了11年的趵突泉再次面临停喷危机。
 
  2015月2月8日,“天下第一泉”济南趵突泉面临停喷,地下水盗采藏猫腻。
 
  2015年3月22日至6月6日,趵突泉水位曾连续11天失守红色警戒水位。
 
  2015年6月6日,济南趵突泉地下水位降至27.65米,再次逼近27.6米的红色警戒线,比5月12日下降了28厘米,较2014年同期低了37厘米。2015年6月17日,由于近日天气干旱,济南趵突泉水位持续下降,湖面出现“鱼儿泥上爬”的现象,鱼儿露着脊梁在泥水中游。2010年9月23日,趵突泉泉水欢涌。趵突泉地下水位升至30.01米,创1966年以来最高水位记录,三窟迸发的景象令中秋节假日来此赏泉的游客大呼“过瘾”。
 
  水位新高有“天下第一泉”美誉的济南趵突泉2005年开始水位持续上涨,水位出露标高达到29.94米,突破2005年的最高水位记录29.90米,创下2003年复涌以来的新纪录,“趵突腾空”景观再现。
 
  随着济南市保泉措施力度的加大以及2005年入夏以来降水的增多,济南趵突泉水位不断上涨。自7月以来,趵突泉水位开始回升,尤其是7月中旬开始,水位几乎每天都在升高。
 
  2005年8月20日趵突泉水位突破29米,创造了一日飞涨52厘米的记录。9月6日泉水复涌,水位升高至29.78米。
 
  随着水位的上升,曾是济南八景之首的“趵突腾空”景象重新涌现,三窟迸发、喷涌而出的泉水腾空达到40厘米-50厘米。趵突泉公园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日来,济南秋高气爽,游客人数迅速增加,不少游客专门从外地赶来一睹趵突喷涌的奇景。
 
  2014年9月,趵突泉6日水位达到28.31米,以高于停喷水位线27.00米1米多的成绩。
 
  趵突泉自2003年9月6日复涌以来,至今已持续喷涌12年,创下了近40年来泉水连续喷涌的最长纪录。门票信息
 
  40.00元。春夏季(4月10日~10月10日)19:00~22:00,票价20.00元/人;秋冬季(10月10日~4月10日)18:00~21:00,票价20元/人,趵突泉迎春花灯会期间(正月期间)夜场除外。
 
  开放时间
 
  07:00~22:00(春、夏、秋);07:00~21:00(冬)均18:00停止售票。
 
  最佳旅游时间
 
  9月-11月最佳。经过7、8月集中降水的补充后,济南市的地下水位会明显升高,市区内的泉水在秋季会有争相喷涌独特场面,因此去济南旅游的最佳时间是每年雨季后的秋天。趵突泉灯会由来已久。每年于农历正月初一举办,持续一个月,已成为泉城济南一大文化品牌和冬季旅游主打项目,有“不到趵突泉观灯不算过年”之说。
 
  菊展。趵突泉赏菊由来已久。初寒乍暖,泉城最好的菊花汇集到风光秀美的趵突泉。万菊盛开,姹紫嫣红,各种菊花造型无不显示着时代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一座座菊展棚内,菊花和山石、书画相映成趣,如同一座座艺术精品展,令人叹为观止
 
  泉水文化节。每年在众泉齐涌、泉水旺盛的九月下旬举办趵突泉水文化节。一般持续十天左右。泉水文化节内容丰富,活动精彩。诸如戏曲演唱、民俗活动、书画展览、趵突泉行为戏、杂技等文化艺术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趵突泉公园位于山东省济南市中心的繁华地段,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南倚千佛山,北靠大明湖,东与泉城广场连接,是以泉水、人文景观为主的文化名园。
 
  趵突泉又名槛泉,为泺水之源。趵突泉三窟并发,声如隐雷,“泉源上奋,水涌若轮”。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左右。严冬,水面上水气袅袅,像一层薄薄的烟雾,一边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1956年,趵突泉被整修辟为公园,历经几次扩建,逐渐建成以泉为主、小巧玲珑、步移景异的泉石公园,面积从不足3.4公顷,扩至10.5公顷。
 
  趵突泉是泉城济南的象征与标志,与济南千佛山、大明湖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地理位置
 
  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市中心,面积10.5公顷。趵突泉泉池呈长方形,东西长30米,南北长20米,是以泉水为主的文化名园。趵突泉闻名遐迩、誉满天下,位居济南72名泉之冠,是泉城济南的象征标识,素有“游济南不游趵突泉不成游”之说。建筑格局
 
  漱玉泉是趵突泉群中水位最高的一个泉池,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故居就坐落在漱玉泉边,郭沫若先生为故居题写了"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泺源堂、娥姜祠、观澜亭、来鹤桥、望鹤亭、蓬山旧迹坊等名胜古迹,均是明清以来的建筑。
 
  趵突泉北岸有一组较大的古建筑群,通称三大殿。最南"泺源堂",三间两层,歇山飞檐,建于北宋年间,挹厦柱上,刻有元代文学家、书法家赵孟頫的著名诗句:"云雾润蒸华不住,波涛声震大明湖。"字体雄浑有力,诗句传神,与波光水影交相辉映更为之添彩
 
  在三大殿院内的花格透墙上,镶嵌着30余方石刻,都是历代名人的诗篇。特别珍贵而又不同凡响的是院内的那尊的"双御碑",记载着康熙三临、乾隆二临趵突泉的题词诗文,标示着趵突泉的非凡地位。泉池西侧是"观澜亭"建于明朝天顺五年,亭内石桌、石凳,可供游人休息赏泉之用。趵突泉东池的北岸,水边窗明几净的建筑就是素有胜名的蓬莱社,又称望鹤亭茶社,当年康熙、乾隆两个皇帝都曾在这里临水静坐,品茗赏泉。趵突泉以南的白雪楼,是为纪念明朝文学家、后七子领袖李攀龙所建,原楼已不存。公园西邻的万竹园环境清幽、景色宜人,是趵突泉公园的园中园,由13个不同院落组成,园内有望水、白云、东高等名泉,是一处独具风格的私人庭园,始建于元朝是在北方四合院的基础上,揉合了江南古典园林的特点和风格,曲廊环绕,院院相通,楼、堂、亭参差错落,园内木雕、石雕、砖雕堪称三绝。园内波光粼粼的泉池,金壁煌煌的亭台楼阁,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让人流连忘返。
 
  乾隆御笔
 
  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中心,始建于1956年,经几次扩建,现今面积已达10.5公顷,是以泉水为主的文化公园。
 
  园内名泉众多,尤以趵突泉闻名遐迩,享誉天下。
 
  趵突泉与其附近的金线泉、漱玉泉、柳絮泉、马跑泉、无忧泉等20多处名泉组成趵突泉群,是济南四大泉群之首。趵突泉历史悠久,古称“泺”,据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考证,趵突泉距今已有3500余年的历史。
 
  相传,乾隆皇帝南巡时,在济南观看了趵突泉后,大笔一挥,御封为“天下第一泉”,并留下《趵突泉游记》石刻碑文。
 
  趵突泉水清冽甘美,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沿途饮用北京玉泉水。当品尝趵突泉后,便立即改用趵突泉水,并把玉泉改为“玉泉趵突”,将趵突泉封为“天下第一泉”。此泉用来煮茶,味醇色鲜。游人常来此品茗,以助游兴。素有“不饮趵突泉水,空负济南游”之说。
 
  趵突泉泉池略呈方形,周围石栏,池内清泉三股,喷涌如白雪三堆,构成济南八景之一的“趵突腾空”。
 
  蒲松龄题赞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赞:“海内之名泉第一,齐门之胜地无双。”趵突泉池中小泉众多,水泡如泄珠玑,有的簇簇,有的串串,飘飘悠悠。水中青藻浮动,锦鱼穿梭。冬季,水气蒸腾,朦朦胧胧,妙不可言。池岸以石砌垒,四周近水楼台,与池相映;小桥回波,亭榭探水,曲廊蜿蜒;山石挺拔,绿柳轻荡。游人凭栏俯瞰,尽得水趣。泉畔还有许多名人题刻,为名泉增添了颇浓的文化氛围。
 
  历史记载
 
  趵突泉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据史书记载,桓公十八年(公元前694年)“公会齐侯于泺”,“泺”即趵突泉。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说:“泺水出历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始称此泉为趵突泉。清人任弘远历经20年专事纂史修治,予以记载。千百年来,无限神奇和充满了诗情画意的趵突泉,倾倒了无数名人。诸如宋代曾巩、苏轼,金代元好问,元代赵孟頫,明代王守仁,清代王世禛、蒲松龄、何绍基等都有咏泉佳作。康熙、乾隆皇帝也曾在趵突泉边御封趵突题诗刻石,颂扬名泉。
 
  泺源堂、娥英祠、望鹤亭、观澜亭、尚志堂、李清照纪念堂与易安旧居、沧园、白雪楼、万竹园、李苦禅纪念馆、王雪涛纪念馆等人文景观或气势恢宏,或古朴典雅,与其众多名泉、碑文石刻承载了济南的历史文化和名泉文化,源远流长和具有传统特色的元宵节灯会、曲山艺海、望鹤品茗、四海灯谜等活动则发展丰富了趵突泉的文化内涵。新建景区泺苑、百花园、五三纪念园、船站各具特色又与老景点浑然一体,同映成辉。
 
  名字由来
 
  趵突泉又名槛泉,位于济南市中心,是一座以泉水为主的自然山水公园。济南素以泉水多而著称,有“济南泉水甲天下”的赞誉。趵突泉位列济南72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趵突泉,三窟并发,声如隐雷”,“泉源上奋,水涌若轮”是趵突泉的真实写照。
 
  趵突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近据专家考证,趵突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至我国的商代,迄今长达3543年。宋代曾巩为其定名为"趵突泉".亦有"槛泉"、"娥英水"、"温泉"、"瀑流水"、"三股水"等名。所谓"趵突",即跳跃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发,喷涌不息的特点。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趵突泉曰:"泉源上奋,水涌若轮"。《历城县志》中对的突泉的描绘最为详尽:"平地泉源觱沸,三窟突起,雪涛数尺,声如殷雷,冬夏如一"。
 
  趵突泉周边的名胜古迹枚不胜数,尤以泺源堂、娥英祠、望鹤亭、观澜亭、尚志堂、李清照纪念堂、沧园、白雪楼、万竹园、李苦禅纪念馆、王雪涛纪念馆等景点最为人称道。历代文化名人诸如曾巩、苏轼、元好问、赵孟頫、张养浩、王守仁、王士祯、蒲松龄、何绍基、郭沫若等,均对趵突泉及其周边的名胜古迹有所题咏,使趵突泉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成为海内著名的旅游胜地。浩劫历难
 
  在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济南的泉水曾经遭受重大破坏。在进行工程建设时,由于不合理、不科学的开发建设,毁坏了很多位于市内的泉脉,如修建三联商厦地下停车场时挖到泉脉,造成其下一处泉眼(孝感泉,旧七十二名泉之一,此泉现已消失)喷涌高达数米,持续数天之久,后施工队用抽水机连夜抽水后用水泥浇灌,才压住泉喷。但也导致了市区内多处泉眼停喷。经七路(泺源大街)拓宽改造时,饮虎池(72名泉之一)原址遭到破坏,泉池消失。1993年回民小区改造时,施工队打地基挖到饮虎池泉脉,造成泉水涌出。使用水泥浇灌数日无效,形成一大水坑。1998年趵突泉扩建前,旁边的白色围墙内就是此水坑,经常有人在此垂钓。
 
  在改建大型商业街泉城路时,工地长期被挖掘出的泉水覆盖,但是有关部门依然执意施工,对部分泉水造成永久性破坏。这种现象直到2000年左右趵突泉出现长达一年之久的停喷时,才引起了政府负责人的重视。
 
  悉心保护
 
  进入2000年,持续的干旱导致地下水补给不足,除此之外随着济南市区人口的增长,城市用水变得相当紧张。由于超量开采地下水,济南市一度出现地面下沉,地下水漏斗,导致各大泉群相继停喷长达近一年之久。为限制开采地下水,济南市政府临时成立了保泉办公室,开始实施保泉运动,以通过行政手段恢复泉城的原貌。市民也积极参与其中,关心72名泉和泉城文化的复苏。各水厂和拥有私井的公司、单位被强制关闭了地下水开采口。虽然这一措施使得地下水位有所上升,但是地
 
  下水位仍达不到喷涌的高度。2003-2004年,济南市邀请高校对市区地下水补给源通过微生物跟踪进行了勘测,发现南部主要河流锦阳川、锦绣川,东部浆水泉,北部黄河等对地下水都有补给作用,黄河因为是地表径流,所以它的补给作用最小。由此展开了有计划的水源补给工程。
 
  2006年4月,济南市政府为挽救不断下跌的地下水位,确保泉水持续喷涌,发布了一套黄、橙、红水位应急预警系统,当水位跌至相应的警戒线时,调用济南南部山区水库中的水进行回灌补源,同时加大查封工厂私自采挖地下水的行为,此举有效遏制了水位的进一步下跌。
 
  为兴修水利工程,减缓水流速度,减少地下水开采,2006年有争议的西部河道防渗膜工程再次开工。济南社会各界的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2010年9月23日,趵突泉水位打破了1966年以来的最高水位纪录。值得一提的是,此时济南的泉水已连续喷涌7年不断流。
 
  步出沧园,跨过枫溪岛小桥,东北方向不远处一泓碧水,从地面涌出似一面明镜,这便是72名泉中的漱玉泉,泉边缘柳成荫,泉水清澈见底,水石相激,淙淙有声,犹如漱玉。
 
  由漱玉泉向西,柳絮泉、黄华泉、趴牛泉如一方碧玉,各展秀姿,并肩媲美。在柳絮泉边和柳絮泉西北方,各有一石砌方池,这便是著名的金线泉和老金线泉。
 
  泉水中有两道来自不同方向的泉水相撞,激起一道水纹,经过阳光一照,金光闪闪,故曰“金线”,因在一定气候和条件下才能出现“金线”,故有谁能看到金线,谁交好运的传说。登上趵突泉北假山,脚下苍松翠柏,杂花烂漫,绿草如荫,怪石林立,向下一看,假山石壁上便是马跑泉。
 
  在假山以南绿树掩荫下,有一方挺拔露骨,筋络明显,高近4米的太湖石,其形如龟,是元代著名散曲家张养浩之藏宝。喻为济南第一名石。坐落在漱玉泉北岸的李清照纪念堂按照民族风格建成,院内溪泉、溪亭、叠翠轩、回廊,奇峰耸立,松竹掩映,院落静雅素朴,当代文豪郭沫若先生“一代词人”、“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的墨宝刻立于纪念堂正亭和报柱上。室内,除陈列着女词人著作、塑像外,还有历代名家对词人的生平论述和作品评价的书刊及古今名人的书画题咏等。
 
  李清照纪念堂以西有一个三面小溪环抱,泉水淙淙,沿屋穿廊的小院,便是同治九年山东巡抚丁宝祯在此建的培养科举人才的“尚志书院”,又名“尚志堂”。位于泺源大街的趵突泉南门,古今结合,造型别致,具有传统风格和地方特色,堪称中国园林第一门,是游人赏景留影的好去处。王雪涛纪念馆
 
  1987年,在趵突泉景区内的沧园设当代著名小写意花鸟画家王雪涛纪念馆,有“无陋山庄”、“萝月堂”、“藕华楼”3个展厅,总建筑面积755.6平方米,现珍藏和陈列王雪涛先生遗作、收藏品及其生前绘画用具212件。李清照纪念堂与易安旧居
 
  根据郭沫若先生考证李清照故居在“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的记载,1959年在清末丁公(宝祯)祠旧址上修建李清照纪念堂,1980年进行改建,1999年再次扩建,现今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为典型宋代建筑,展室内容丰富,从图、文、像、书、画等不同层面展示了一代词人的伟大成就与坎坷的一生。李苦禅纪念馆
 
  1986年,在趵突泉景区内的万竹园设当代著名大写意花鸟画家李苦禅纪念馆,共有14个展室,总建筑面积3752平方米。现展出李苦禅书画作品400余件,其中《松鹰图》、《红梅花怒放》等作品为李苦禅晚年佳作,楹联“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系李苦禅绝笔之作,此外馆内还珍藏有李苦禅生前收藏的部分古字画及其生平照片、书信稿等。天尺亭
 
  天尺亭是趵突泉地下水位遥测点,为北方园林建筑罕见的仿古园林窜顶式三角亭构造,三面电子屏以图示形式标明了济南泉水成因,可以直观的让游客和市民了解济南泉水水位和泉水知识。2004年9月建成,内盆外池,内红外青,稳重大方,嵌于内盆中央,青瓦彩栋,外围护栏嵌有“二龙戏珠”透雕图案30方,内壁探出的9个龙头,在彩色灯光交相辉映下,喷水吐雾,如梦如幻。万竹园
 
  万竹园1986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被收入《中国传统民居建筑集》。始建于元代,因园内有竹林而得名。明代隆庆年间,为内阁大学士、历城人殷士儋所有,改称“通乐园”,又名“川上精舍”。清康熙年间,济南诗人王苹典屋居于其间,取名“二十四泉草堂”。民国初期,被北洋军阀、山东督军张怀芝占为私家花园。万竹园位于景区西部,总占地面积约1.4公顷,是一座综合南方庭院、北京王府以及济南四合院等多种风格的古式庭院。园内3套院落,13个庭院,186间房屋,曲廊环绕,院院层进,空间一环扣一环,庭园一层深一层,有“庭院深深深几许”景致;5桥4亭1花园动静相映,参差错落,颇有流水潆洄之景观;精美的石雕、木雕、砖雕被称为万竹园建筑上的“三绝”。“五三”纪念园
 
  “五三”纪念园:为纪念1928年日本帝国主义在趵突泉畔制造的“五三”惨案而建,是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承担着爱国主义教育功能。“五三”纪念园位于景区北部,总占地面积为2600平方米,由“五三”亭(原有)、“五三”纪念馆、入口牌坊、警世钟台组成。“五三”纪念馆总建筑面积约为307平方米,上下两层,底层为观展区,堂内放置蔡公时烈士铜像及文字、照片等资料,二层陈列与“五三”惨案相关的历史实物资料。白雪楼
 
  白雪楼:明万历年间,山东右布政史叶梦熊为纪念明代“后七子”之一的李攀龙而建。万历四十二年,山东巡盐使毕懋康又在此处创建“历山书院”,清康熙年间改为白雪书院,后倾塌,至清顺治十一年,山东布政使张缙彦又重建,现楼为1996年重建。白雪楼位于趵突泉东南侧,五楹两层,坐北朝南,前面出厦,落地隔扇。楼四周环泉,水流淙淙。楼上近可俯瞰周围清流,远眺南面群山。趵突泉
 
  趵突泉位于趵突泉景区泺源堂前。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诗》、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记》均著录为济南72名泉之冠。趵突泉是古泺水之源,早在《春秋·桓公十八年》就有“公会齐侯于泺”的记载。古时有“温泉”、“瀑流泉”、“槛泉”等名称,“趵突”之名始见载于北宋文学家曾巩《齐州二堂记》。其景观奇秀而壮美,三股泉水从地穴喷涌而出,雪浪腾空,声若雷鸣。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其“泉源上奋,水涌若轮。”元代赵孟頫有诗赞之曰:“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趵突腾空”被古人列为历城八景之一。历代雅士如曾巩、苏辙、元好问、张养浩、王守仁、李攀龙、王世禛、蒲松龄等多有题咏。清康熙、乾隆皇帝也曾先后题字撰诗,刻石立碑。泉畔有观澜亭、泺源堂、来鹤桥、蓬山旧迹坊等胜景。趵突泉水质清洌甘美,相传乾隆皇帝品尝后以为胜过北京玉泉水,封其为“天下第一泉”,故世有“不饮趵突水,空负济南游”之说。今泉池呈长方形,长30米,宽18米,深2.2米,溢水标高27.01米,恒温18℃,最大涌水量达16.2万立方米/日。2004年4月,趵突泉被济南名泉研究会评定为新72名泉之首位。漱玉泉
 
  漱玉泉位于趵突泉景区李清照纪念堂前。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诗》、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记》均著录。泉名取自《世说新语·排调》之“漱石枕流”一典。泉池长4.8米,宽3.1米,深2米。水自池底及池壁不断涌出,形成串串水泡,飘至水面散裂,丝丝作响,池水由南壁漫石溢出,注入石砌水潭中。相传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少年时在此掬水梳妆、吟诗填词,其词集即题名为《漱玉词》。1959年在泉的北侧辟建李清照纪念堂。2004年4月,漱玉泉被济南名泉研究会评定为新72名泉之一。望水泉
 
  望水泉位于趵突泉西万竹园内。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诗》均著录。泉池长20米,宽10米,深2.2米。水北流成溪,穿墙绕屋,过桥环亭,岸石嶙峋,竹树婆娑,景色幽雅。万竹园,明代称通乐园,为大学士殷士儋所筑。清初著名诗人王苹曾在泉畔典屋而居,因此泉在金《名泉碑》中列第二十四位,故将其书斋命名为“二十四泉草堂”,其诗集亦题为《二十四泉草堂集》。清代诗人董芸有诗咏之曰:“阁老亭荒望水边,赤霞山色落窗前。诗人酷爱‘王黄叶’,占断西郊廿四泉”。2004年4月,望水泉被济南名泉研究会评定为新72名泉之一。无忧泉
 
  无忧泉位于趵突泉南。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诗》、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记》均著录。传说饮此水可解忧消愁,故名。晏璧《无忧泉》诗云:“槛泉西畔漱清流,酌水能消万斛愁。白叟黄童争击壤,春来有事向东畴。”久堙,1989年修复。泉池呈塘湾形,面积672平方米,以巧石缀岸,水自南部弯月形小池中汩汩涌出。2004年4月,无忧泉被济南名泉研究会评定为新72名泉之一。马跑泉
 
  马跑泉位于趵突泉景区李清照纪念堂东。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诗》、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记》均著录。以北宋末年抗金英雄关胜战马奋腾、刨地出泉之传说而得名。泉池长12米,宽5米,以自然石砌岸,东倚假山。晏璧《马跑泉》诗赞曰:“马蹄踏破迸飞泉,流出齐城浅水边。八骏曾闻驰八极,百年几见海成田。”2004年4月,马跑泉被济南名泉研究会评定为新72名泉之一。湛露泉位于趵突泉景区白雪楼前。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诗》均著录。久堙,1997年修复。泉池长、宽各4米,深1.5米,以自然石驳岸,呈不规则形。泉水清湛如晨露,故名。晏璧有诗咏之曰:“泉如湛露味甘香,咽入三焦齿颊凉。通乐古园饶爽气,厌厌夜饮醉无妨。”2004年4月,湛露泉被济南名泉研究会评定为新72名泉之一。
 
  趵突泉小吃以泉水元素饮食和济南特色小吃为主,如“泉水豆腐”、“泉水大素包”等兼具泉城特色和大众化的优势;“炸耦合”、“炸萝卜丸子”、“济南酥锅”等具有浓郁的老济南风味。济南市趵突泉迎春花灯会是泉城济南春节期间的旅游亮点,趵突泉花灯会历史悠久,在全国拥有较大影响力,具有浓郁的泉城文化特色,是济南春节期间举办的重要节庆活动。保护项目:趵突泉;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措施:非高压注浆法。趵突泉位居济南72名泉之首,被称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趵突泉公园坚持文明兴园、文化兴园,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以优美的环境、完善的设施、良好的秩序、高雅的文化、优质的服务全方位建设公园、发展公园,充分展示趵突泉的良好形象。相继获得全国优秀公园、十佳公园、国家5A级景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建设系统文明行业示范窗口、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山东省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文明示范点、山东省文明公园等多项荣誉称号。
 
  趵突泉公园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园内有泺源堂、娥英祠、尚志堂、白雪楼、观澜亭、来鹤桥、蓬山旧址坊、李清照纪念堂、易安旧居、万竹园、沧园及诸多名泉碑刻等,是济南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公园经常举办书画、盆景展览、戏曲演唱、金秋菊展、迎春灯会等文化活动,丰富了公园的传统文化内涵。趵突泉公园新老景区浑然一体,古今文化同映成辉,是全国优秀公园、“十佳公园”和海内外著名游览胜地。自趵突泉正式对外开放至2001年底,世界上近亿中外游人参观游览了这座泉文化名园。
 
  "天下第一泉"趵突泉今日上午8点30分左右开始复涌,水泡不断往上冒,水花越来越大。记者看到前来观泉的市民来往不断。
 
  连日来,趵突泉即将复涌的消息不仅牵动着众多泉城人的心,也引起海外友人的极大关注。昨日,美国、英国学者纷纷给舜网来电或发邮件询问趵突泉何时复涌,并希望能够通过舜网在第一时间看到趵突泉复涌。舜网(WWW.e23.com.cn)经过精心组织策划,将从9月6日开始对趵突泉可能出现的复涌进行全程网络视频直播,以满足海外朋友对泉城和泉水的关注。
 
  趵突泉水位暴跌趵突泉关注事态发展,追究事件故事,博得人们的关注,
 
  舜网本次对趵突泉复涌的视频直播,结合泉水的特点,加入了众多新鲜的元素。网友只需进入舜网,点击视频直播页面,即可身临其境般地观看泉水复涌的壮美景观。
 
  济南素有“泉城”之称,仅老城区内就有泉水200余处。趵突泉以其涌水量最大、气势壮观位列群泉之首。历史记录趵突泉的最大涌水量达每日16.2万立方米,“3股大泉,从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2~3尺高”,“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气势蔚为壮观,素有“天下第一泉”的美誉。
 
  由于地下水的超量开采,加上连年干旱少雨,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济南的泉水开始季节性喷涌;1993年2月起,趵突泉停喷900余天。趵突泉最近一次复涌是在2001年9月17日,停喷于2002年3月。
 
  据济南市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介绍,趵突泉此次恢复喷涌,一是“天公作美”,今年降雨量比常年偏多17%;二是济南市加大了节水保泉力度,自今年8月份开始,累计封闭自来水井400多眼,大大减少了地下水的取水量。
 
  记者在趵突泉公园看到,趵突泉三个井口先是汩汩向外涌水。8时20分,工作人员打开泉口,10分钟后,波浪状的泉流慢慢涌出,许多等在泉边的游人看到泉水复涌后发出阵阵欢呼。
 
  人们在欣喜之余,担心趵突泉复涌会不会是昙花一现。记者了解到,为把泉留住,济南市决定继续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关闭城区自备水井;搞好泉水补给地南部山区的绿化,涵养水源;上调自来水价格,进一步提高市民节水意识。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正常降雨条件下泉水的常年喷涌。受近日多场降水的影响,趵突泉和黑虎泉水位近日暴涨。黑虎泉地下水位6日为27.22米,16日上涨到了27.46米。趵突泉地下水位更是从27.23米上涨到了27.52米。随着水位的上升,前期全面停喷的黑虎泉三个兽头先后恢复了喷涌。
 
  16日下午3时许,记者在趵突泉泉池边看到,与前两天平静的水面不同,如今泉池水面上微微有波澜从“三股水”的位置向四周推开,仔细观察便能发现,在水下有泉水呈翻滚状,隐约能看到有水花冒出。
 
  现场多位市民告诉记者,“上午的水花还要大一些,可能因为水位中午变低了,水花变得小了一些。”仔细观察,趵突泉三股水花比较明显,南侧泉眼的水花明显比北侧的两个泉眼的水花要大一些。
 
  济南市名泉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此前告诉记者,趵突泉的停喷水位是27.01米。当地下水位低于27.40米时,趵突泉喷涌乏力,景观不明显,涌水量较少。趵突泉的三股水此时很难观察到,这种情况游客容易误认为趵突泉已经停喷。
 
  今年以来,趵突泉的水位持续下跌,从4月1日开始,三股水水轮便时隐时现,市民很难观察到。到了4月15日前后,趵突泉地下水位一度跌到了27.40米上下,趵突泉三股水甚至很难看到水花。
 
  汛前还有一跌水位仍会反复
 
  在降水的滋润下,前期停喷的黑虎泉虽然实现了复涌,趵突泉三股水也能重新看见水花,但目前趵突泉和黑虎泉地下水位仍处于复涌以来同期最低水平。5月中下旬以后,济南将进入夏种季节,农业灌溉抽取地下水量将越来越大,而且随着气温的不断上升,一些自备井抽取地下水量也将上升,济南泉水水位汛前仍会出现反复。
 
  根据往年数据,从5月中旬到汛期来临,趵突泉和黑虎泉的地下水位下滑幅度一般在20厘米和30厘米左右。如果赶上多雨的5月份,趵突泉和黑虎泉地下水位在5月底的跌幅还会小一点,如2004年和2005年,趵突泉地下水位分别跌了5厘米和7厘米。
 
  趵突泉持续喷涌12年,其中有7年的最低水位出现在6月份。2007年6月17日,趵突泉水位一度跌至27.12米,距离停喷线一步之遥。2015年6月21日,趵突泉的水位也跌到了27.16米,差一点停喷。
 
  据保泉部门工作人员介绍,随着地下水抽取量的加大,黑虎泉和趵突泉水位在经过短期上升后,将会再次下降。
 
  趵突泉水位暴跌趵突泉“近年来国家发展巨大,居民收入提高,很多人工作之余,开始各种各样的娱乐项目,近日对关注是上升的。
 
  莘县信息港www.sxxxg.com.cn编辑部获悉黑虎泉的三个兽头仍有再次断流的危险。汛期到来之前,济南泉水仍有一道坎,趵突泉喷涌形势不容乐观。“不过近期的多次降水促使泉水水位回升较快,趵突泉连喷13年的希望也越来越大。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图片新闻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趵突泉水位暴跌趵突泉版权与免责声明
莘县推荐图文
最新分类信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