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莘县信息港(http://www.sxxxg.com.cn/)服务大家,欢迎分享传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将为您信息免费推广,现在免费注册会员,即可免费发布各类信息。
关闭
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莘县新闻资讯 » 本地新闻 » 正文

莘县王奉镇的41 个村建村史、姓氏、村名由来

发布时间:2018-12-06 16:09:35
核心提示:  莘县信息港大数据显示王奉镇驻地在王奉集,故镇名冠以王奉。镇驻地在县城西北25 公里处,辖区面积83平方公里,耕地6.3 万亩。
  莘县信息港大数据显示王奉镇驻地在王奉集,故镇名冠以王奉。镇驻地在县城西北25 公里处,辖区面积83平方公里,耕地6.3 万亩。镇下设7 个管区,辖41 个行政村。民国时期,王奉是朝城县辖下6个管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王奉先后为朝城县五区、莘朝县五区、元朝县八区,后改为三区。1949年8月元朝县撤销,王奉为莘县八区,1949 年10 月,王奉是莘县辖下6 个区之第三区。1955 年9 月直称王奉区。1956 年实行区辖乡镇制,王奉区辖帽子岩、东滩、东宋、余庄、东丈八、大王寨、武家河、王奉集8 个乡。1958 年2 月撤区建乡镇,王奉乡是全县15 个乡镇之一。是年9月撤乡镇建人民公社,王奉是全县8 个公社之一,1963 年实行区辖小公社制,王奉区辖东滩、岩集、宋村、北王奉、余庄、王奉集、武家河、大场、大王寨9 个小公社。1971年撤区建大公社,王奉是全县21个公社之一,大王寨划出,原小公社改称战区。1984 年撒公社建乡镇,王奉乡是全县28 个乡镇之一,辖南王奉、北王奉、宋村3 个管区。岩集从王奉析出,另建一乡,辖岩集、西岩、东滩、刘店子4 个管区。2001年,王奉乡改设为王奉镇。同年,全县乡镇由28 个合并为22 个,王奉镇保留。岩集乡取消,其辖区回归王奉。
  
  王奉集 莘县王奉镇驻地叫王奉集。这一地名中“王”和“集”,都好理解,唯“奉”字不知所指。关于王奉的来历,当地人有个传说。早在隋代时,就已有人在此立村,因王姓人居多,故定村名为“王庄”。大约到了唐代,王氏族长说夜里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有两只大风凰从远方飞来,一只落在该村中心,另山只向北飞去,落在了村北叶里处。正要看个究竟,忽然被鸡叫声惊醒。族长如此一说,大家都认为凤凰是鸟中之王,是难得一见的神灵之鸟,凤凰飞临,必是王氏兴旺的吉祥之兆, 两只凤凰凰分落两处,说明两个地方都是旺地。旺地不能让别人占了,王家人必须捷足先登。当下就有一些人家自愿去村北建房安家。从此,一个村分成了两个村,原来的村较大,有集市,便改村名为“王凤集”,北面的村小些,便叫“北王凤”。后来,为了便于书写,浙淅谐音写成了“王奉集”和“北王奉”。有研究者猜测,此传说可能属实。老族长见原村人多,十分拥挤,想外迁一部分户,又怕有阻力,便杜撰了这梦凤的传说。王奉集现有王、尹、白、杜、赵、贾7 姓,北王奉有王、石、夏、高4 姓
  
  岩 集 明初,孙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背靠一座形如帽子的沙丘,村庄在沙丘边上,形如帽子沿,故称帽子沿村,后化写成帽子岩。村里有了集市后,则称岩集。人口增多后,岩集分成了三个村称前岩、后岩、西岩。前岩现有王、苏、信3 姓,后岩有孙、李、曹3 姓,600 人:西岩有孙、周2 姓,1984 年撤公社建乡镇时,岩集是新设乡。2001 年合并乡镇时,撤销,辖地复归王奉。
  
  化 庄 据传说,明永乐年间,胡、白、马等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为当地有一座庙香火颇盛,整日烟雾缭绕,如云似花,人们遂称此村为“香花庄”,后简称“花庄”,再简写为“化庄”,村中现有胡、马、张、潘4 姓。
  
  南 庄 明万历年间,杨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来,立村“大杨村”。明末,大杨村庙会上发生了一起凶杀案,官府府想尽千方百计也未能侦破。因破案困难,有人戏称该村为“难庄”,后谐音变为“南庄”。其实,南庄是莘县最西北边境处的一个村庄。村中现有白、刘、岳、张4 姓。
  
  北十户·明永乐年间,岳、孙、段、王四姓共十户人家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人称十户村。后因南面河北大名县境内也有个十户村,该村遂改称北十户。村中现有岳、段、李、陈4 姓,
  
  耿 楼明万历年间,魏氏井六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人称该村为井六村,后来官府登记时误写为耿楼,但至今仍有人将’耿”读为“井,村中现有王、杜、付、李、刘、张、胡7 姓,
  
  滩 里 明朝初年,这一带是黄河故道,沙滩无边。刘、张、任、程、马五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共有20 多户人家,分别在相距不远的两片河滩上安家,打鱼为生,这两个聚居地分别被称为东滩、西滩。后又有李、陈、王、庞、苑、郭、沙、曹等姓相继迁来,村庄渐大。后来,东滩又分出北滩和南滩,统称“滩上”或“滩里” 滩里人少地多,林茂果丰,加之打瓜、花生、麻豆秧很多,收人颇丰,当地有“金滩里,银化庄,三帽岩,四店子”之称。后来,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和人为破坏,滩里才变成了贫困地区。东滩现有刘、马、王、赵、张、任、李、郭、霍9 姓,西滩有张、程、王、李、宋、魏6姓,
  
  店 子 明朝之前,红眼江由此流过,交通方便,开店的很多。 明朝初年,王、刘、邵、郭四姓先后从外地迁迁来,也以开店为生。 由于经营好生意十分兴隆。这些人家按姓氏建房聚居,聚居处形成村庄,便都以“店子”为村名,前面冠以姓氏,这就是今天的刘店子、王店子、邵店子、郭店子。王店子现有王、刘、李、程4 姓,邵店子现有邵、王、孙、赵、常、张6 姓,刘店子与郭店子合而为一,现有刘、王、尹、黄、郭、种6 姓,分为刘东、刘西两个行政村。
  
  罗 庄 明初,罗氏兄弟二人由山西洪洞县东迁,哥哥在大名县南门外落户,弟弟则定居于王奉西北,取村名罗庄。后来村子渐大;也有人以大罗庄相称。村中现有罗、种、李3 姓,
  
  宋 村 明永乐年间,宋姓兄弟二人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此处地广人稀,便各立一村,哥哥的村在东叫东宋村,弟弟的村在西叫西宋村。东宋村现有王、马、刘、张、黄、孟6姓,西宋村有王、吴、李、霍、艾、孟6 姓,
  
  安 上 清乾隆年间,江姓由朝城南街迁此立村,因村西有个尼姑庵,村东有个和尚庙,外村人便称此村为”庵尚”。后人感到此名不雅,加之庵和庙早已不存 便谐音改称’安上”。村中现有江、、孟、常3 姓,
  
  寺上 唐代时,这里建起了一座佛寺,寺名普通寺。明永乐年间,王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一部分户住在寺东,一部分户住在寺西,各自成村,位于寺东的村叫“东寺上”,西边的则叫“西寺上”简称东寺、西寺。民间传说,寺内曾出过七个恶僧,他仗着上头有根子,横行乡里,无恶不作,强占田地,欺男霸女,有敢上告者,常被整得家破人亡。群众忍无可忍,联合起来写万民折上奏朝廷。皇上览状,不以为然,顺口说了句:“百姓的事,罢了。”一大臣对皇上姑息恶僧的态度十分不满,主动请求亲自去处理此事。他率人马直人寺中,将恶僧捉住,交给群众。群众问:“请问大人,怎么处置?”大臣说:“万岁爷有口谕,耙了!”农民闻肓,立即挖了个深坑,将恶僧立着埋进去,只露一个光头,然后牵牲口拉耙,不一会便将恶僧耙成了肉泥。恶僧保护者具奏皇上。皇上宣大臣问明原由,也无可奈何,乃轻描淡写地说:“肤确实曾有此言一个贼秃,耙了就耙了吧,以后不可再生枝节,”西寺村现有王、许2 姓,东寺村则只有许氏1姓名
  
  邢 疃 明代之前,这里有个历史悠久的村子叫明辛庄。明成祖朱埭发动靖难之役时,村中遭遇兵祸天灾,荒无人烟。天下平定后,部分外逃户回到家乡,在距原村不远的旧河滩上立村,寓振兴家族之义,取村名兴滩。清朝中期,被官府谐音写作邢疃,从此沿用下来。村中现有五、李、张、陈、温5 姓,
  
  元 庄 明万历年间,李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村名李庄。清初迁至距原村2 华里的一个大园子处,人称园庄,后简写为元庄。村中现有尹、贺、侯3 姓,
  
  马 村 明永乐年间:马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村名马村。后来其他各姓相继迁入。明末,村中人浙多,部分户迁至原村东南建房定居,浙成一村,人称前马村,后来的村庄则改称后马村。后马村现有王、李、张、赵、杨、常、罗、彭、霍9 姓,马村现有刘、张、李、贾、彭6 姓,
  
  赫 庄 明初,赫姓由山西洪洞县迁至塔头镇。后塔头镇遭兵匪洗劫,赫姓迁至东北2 里一寺院旧址处立村,取村名赫庄。村中现有赫、王、刘、赵4 姓,
  
  道庄 明朝初年,现今道庄这块地方原是一座寺院,寺院住持法名元洪,是山西洪洞县广济寺住持普惠的弟子。元洪精通佛学法典,连南朝高僧僧佑的《释迪谱》和《弘明集》也反复研读,学识十分渊博奥佛家礼拜、诵经、行道的场所叫道场, 由住持任主道。元洪就是当地寺院的主道,他掌管收徒、传经、追荐·、超度等佛事活动,给僧众和周围百姓办了不少好事,深受人们敬重。因他德高望重,道行又深,大家便高抬一步,尊称其为“道爷”。
  
  明永乐年间,有两个姓吴的百姓带着洪洞县广济寺一僧人的信(此时普惠已离开广济寺去北京弘慈寺挂锡)从山西来投奔元洪,请求帮助安置。因为是师父的寺院介绍来的,元洪不敢怠慢。见这两个人老实本分,便把他们安置在寺院附近建房居住,开荒种地,又帮助他们协调与当地居民的关系。吴姓二人在此辛勤劳作,勤俭度日,娶妻生子,繁衍成村。后来,元洪被师父普惠召往北京弘慈寺,吴氏为不忘元洪帮助安家的恩德,便将村名定为“道爷庄”,世代沿用下来。
  
  明天启四年(1624 年) ,本县县令乘四人小轿巡视民情从此路过,在村头小憩,随口问道;“此村何名,在旁边劳作的一老年农夫答道:“禀大人,这是道爷庄。”县令闻言大怒,斥道:“什么到爷庄,取个村名也想占别人便宜,从今天起不许叫到爷庄,改为爷到庄!
  
  随行的县衙主簿忙说:“叫什么庄,当然要听县太爷一句话。不过,老百姓都称你为父母官,改称‘爷’,岂不高了一辈; 县令愣了半天,才恨恨地说:“那就把‘爷’字去掉,叫到庄,以后谁也别当爷了!”
  
  从此,这个村的村名便成了“到庄”,后改写为道庄。道庄现有史、吴、刘、武、高、闫、张、孙、贾 姓,
  
  孟 庄明永乐年间,孟姓由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取村名孟庄良村中现有孟、王、李、许4 姓
  
  时 固 明永乐年间,张姓由山西洪洞县迁至元庄。后东迁2 里在一片低洼地上单独立村。此处一到雨季便常积水,为避水浸,村中的住房皆分散建在十个大土崮堆上,因而人们称此村为十崮村。后来十崮谐音改写为时固。明末,时固村部分住户迁至村西另立一村,人称西时固,原来的村子则改称东时固。东时固现有张、王、刘3姓,西时固只有张氏1 姓,
  
  尹庄 明初,尹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村名尹庄。村中现有尹、张、陈、郭、杨、曹6 姓,
  
  武城集明初,武、尹二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村名不详,后来,武姓人。积极活动,八方串联,终于在村里成起了集市。人们都说,没有武姓人的努力,这个集根本不可能成起来。为了记住这段历史,便取村名武成集,后来谐音讹写为武城集。村中现有武、尹、朱、张、贾、樊6姓,
  
  白 庄 明初,白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村名白庄。村中现有白、尹、许、黄、郝、韩6 姓,
  
  王 庄 明初,王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村名王庄。吕姓随后迁来,虽然户数较多,但村名未改。村中现有王、吕、张3 姓,
  
  刘 庄 刘姓祖居于此,取村名刘庄。至今村中只有刘氏1姓,
  
  桂 庄 明万历年间,桂姓由河北大名县桂小村迁此定居,取村名桂小庄,后简称桂庄。村中现有桂、自、李、孔、张5 姓,
  
  阎 庄 明永乐年间,阎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村名阎庄。白、赵等姓陆续迁入,村名未改。村中现有阎、白、赵、王、石、史、尹、张8 姓,
  
  田 六 此处原有田庄、商庄、曹庄、胡庄、张庄、刘庄六个小村,村与村相距不远,关系也处得不错。明成祖朱栋发动靖难之役时,此地大乱,盗匪横行。为安全起见,田庄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建议其他五村都合并到处于中间位置的田庄来,建成一个大村,彼此也好互相照应。因为新村基础是田庄,又是六村合一,故取村名“田陆”。后来,淅将“陆”字改为小写,称田六。村中现有李、刘、张、胡、商、谢、曹7 姓
  
  耿楼烈士墓 墓地位于王奉镇耿楼村东,墓中安葬着1940 年在耿楼战斗中栖牲的八路军一二九师新八旅二十二团二营128 名指战员的遗骨。
  
  1940 年6 月,日伪军对鲁西北地区进行大扫荡。二十二团政治委员史钦琛带领二营300 余人在耿楼一带与数倍于己的十几股敌人周旋。他们昼伏夜出,相机出击使敌人不堪其扰。6 月25 日拂晓,与敌纠缠了一夜的二营到耿楼宿营,忽然被从聊城、冠县出动的2000 多名日伪军包围。敌人的步、骑、炮兵在十余辆坦克配合下向村内突击,二营指战员仓促应战,由村头阻击战转为巷战院落战、肉搏战,艰难抗击7 个多小时,击毙日伪军100多人,二营指战员100 多人突围,128 人壮烈牺牲,其中包括年仅27 岁的团政委史钦琛。
  
  2005 年9 月,在全世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 周年的时候,莘县人民政府在耿楼烈士墓立起了纪念碑
  
  莘县信息港获悉西寺烈士墓 抗日战争时期,王奉一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的可靠后方,朝北工委、冀南区党委的领导机关曾移驻于此,一些后勤单位和炸弹所、后方医院、被服厂、造纸厂、印刷厂、军鞋厂、粮食转运站、银行、肥皂厂等都曾设在这里。从1939 到1945 年6 年时间里,有数十位伤病员牺牲并安葬在这里,其中包括反战日兵原广见。墓群位于西寺村头。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图片新闻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莘县王奉镇的41 个村建村史、姓氏、村名由来版权与免责声明
最新分类信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