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莘县信息港(http://www.sxxxg.com.cn/)服务大家,欢迎分享传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将为您信息免费推广,现在免费注册会员,即可免费发布各类信息。
关闭
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莘县新闻资讯 » 本地新闻 » 正文

莘县古城镇舍利寺村大兴国寺

发布时间:2018-02-05 09:45:19
核心提示:  莘县信息港要点莘县古城镇舍利寺村大兴国寺(俗称舍利寺)乃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皇家寺院,意义非凡,影响巨大。大兴国寺,
  莘县信息港要点莘县古城镇舍利寺村大兴国寺(俗称舍利寺)乃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皇家寺院,意义非凡,影响巨大。大兴国寺,始建年代不可考,但至迟可追溯到隋唐时期,经宋、元历代损毁重修,一直持续到近代,其中多有皇室参与。但因缺少专门的研究,它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一直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2017年秋,大兴国寺旧址(古城粮所舍利寺粮站院内)上出土了一通元代古碑,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搜狐新闻网、凤凰新闻网、香港大公报网、今日头条、佛教在线、菩萨在线等各大新闻网站均予以报道。此碑名《大元国濮州朝城县舍利大兴国寺总持净因大师道公高行碑》,冠、身、座俱全,通高4.48米,宽1.16米。碑文1700余字,详细记述了元初高僧净因大师生平及其发愿重修舍利寺、塔的事迹。此碑的出土不仅部分还原了舍利寺的历史面目,还石破天惊地破解了舍利塔的真实身份,为进一步揭开舍利寺的神秘面纱提供了一把钥匙。
  
  (一)
  
  阿育王舍利塔的起源
  
  1、舍利
  
  舍利,梵语Sārira的音译,又作舍利子,汉译为灵骨、身骨,是佛及高僧圆寂后经过火化而遗留下来的结晶体。舍利的形成,一般说来,系修行者的道力功德长年积累所成,是“成道”的重要标志之一。《金光明经》卷四《舍身品》云:“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所有舍利中,以释迦牟尼佛的舍利最为尊贵崇高。为度化众生,佛圆寂火化后,成就的八万四千颗真身舍利便成为佛的化身,藉以激励修学者努力精进,也成为佛教徒心目中至高无上“圣物”。
  
  舍利子的形状千差万别,既有圆形,也有椭圆形,更有莲花形,甚至还有的呈佛或菩萨状;其颜色也呈七彩斑斓,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玛瑙,也有的似水晶,光彩照人,而且如钻石一般坚硬,锤打不碎。唐释道世《法苑珠林•舍利篇•引证部》说:舍利有其三种,一是骨舍利,其色白也;二是发舍利,其色黑也;三是肉舍利,其色赤也。若是佛舍利,椎打不碎。”
  
  另外,舍利还有真身舍利与影骨舍利之别。释迦牟尼遗体火化后遗留下来的舍利,称真身舍利。为防止真身舍利被盗或遗失,用其它材料仿制代用的舍利,称影身舍利,一般置于真身舍利之中,起一种保护作用。如在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中出土的四颗佛指舍利中,仅有一颗为释迦牟尼佛的真身指骨舍利,其余三颗为唐代用玉石等材料复制的影骨舍利。
  
  2、舍利塔
  
  舍利塔,梵语浮屠、浮图,也称窣堵坡。古印度埋葬供奉佛舍利的一种高耸型点式建筑。古印度的塔是由台基、覆钵、宝匣、相轮四部分组成的实心建筑。汉代时,塔传入中国,与中国本土建筑相结合,形成了与印度不同的富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建筑样式。中国塔一般由地宫、塔基、塔身、塔顶和塔刹组成。地宫位于塔基正中地面以下,奉藏舍利函或金棺银椁,内装舍利及玉石、玛瑙等杂宝。塔基包括基台和基座。塔身为多层造型,有三层、五层、七层、九层、十三层、十五层、十七层乃至三十七层等;塔身一般设有天宫,供藏经书、舍利等。塔刹在塔顶之上,通常由须弥座、仰莲、覆钵、相轮和宝珠组成。舍利塔早期多为木质结构,后渐以砖石为主。
  
  3、阿育王舍利塔
  
  据《阿育王传》(西晋安法钦译)记载:阿育王,梵语Asoka,旧称阿恕伽,新称阿输迦,意译无忧王,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旃陀罗笈多之孙宾头沙罗王之子,生活年代相当于我国战国末期。他在位期间,除半岛南端外,统一了印度全境,成为古代印度史上最强盛的时期。阿育王因南部未下,征战杀戮过多,遇一沙门说法,遂生悔悟,皈依佛教。后,颁布敕令,广造寺塔,又亲自巡礼佛迹,到处立柱纪念。即位第17年,在华氏城(即今印度比哈文邦的巴特那)举行第三次佛典结集,并派遣僧人到国外布教,对以后的佛教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阿育王还去王舍城取出阿阇世王所埋的四升舍利,又取出埋在另外六处的舍利,在全世界建造了八万四千座宝塔。《阿育王经》(梁僧伽婆罗译)、《法显传》、《大唐西域记》等书对阿育王造塔事迹皆有记述。因阿育王奉佛建塔有功,后世佛教徒为缅怀阿育王功德,多将瘗埋释迦牟尼舍利的塔称作阿育王塔,庶几成为释迦牟尼舍利塔的代名词。
  
  4、中国十九座阿育王塔
  
  据文献记载,阿育王在全世界造八万四千座塔中,其中有十九座(另有二十座、二十一座之说)建在我国。对这些阿育王舍利塔的具体名称和地址,目前可见的最早文献是唐代高僧道宣法师在其《集神州三宝感通录》中的记述:
  
  昔如来行乞,有童子戏于路侧,以沙土为米面,逆请以土面奉。佛因为受之,命侍者以为土浆,涂佛住房,足遍南面。记曰:“此童子者,吾灭度后一百年,王阎浮提,空中地下四十里内,所有鬼神并皆臣属。开前八塔所获舍利,于一日夜役诸鬼神造八万四千塔。”广如众经,故不备载(此土即洲之东境,故塔现不足以疑)。舍利,西梵天言,此云骨身也(恐滥凡夫之骨故依本名而别之)。
  
  西晋会稽鄮塔缘一
  
  东晋金陵长干塔缘二
  
  石赵青州东城塔缘三
  
  姚秦河东蒲阪塔缘四
  
  周岐州岐山南塔缘五
  
  周瓜州城东古塔缘六
  
  周沙州城内大乘寺塔缘七
  
  周洛州故都西塔缘八
  
  周凉州姑臧县塔缘九
  
  周甘州删丹县塔缘十
  
  周晋州霍山南塔缘十一
  
  齐伐州城东古塔缘十二
  
  隋益州福感寺塔缘十三
  
  隋益州晋源县塔缘十四(雒县塔附)
  
  隋郑州起化寺塔缘十五
  
  隋怀州妙乐寺塔缘十六
  
  隋并州净明寺塔缘十七
  
  隋并州榆社县塔缘十八
  
  隋魏州临菑(黄)县塔缘十九
  
  杂明神州山川藏宝等缘二十
  
  另外,道宣《广弘明集》、道世《法苑珠林》等典籍亦有大致相同的记载。近年,又有学者发现《敦煌文献P.2977》对这些塔的记载更为全面、准确,转引如下:
  
  佛灭度后一百八十六年,摩竭陀国铁轮王名阿育,开前故塔,取其舍利八万四千粒,使七宝为资,驱役鬼神,造八万四千宝塔,每一塔中安舍利一粒,请鸡头末寺十六万八千僧中,第一座号曰耶舍尊者,于五指端放八万四千道光明,敕鬼神寻光尽处,安塔一所,大唐国内得一十九所也。
  
  第一在明州鄮县育王寺
  
  第二在金陵长干寺也
  
  第三在青州临淄县寺久无名
  
  第四在河中普救寺
  
  第五在凤翔法门寺
  
  第六在瓜州未知寺名
  
  第七在沙州大乘寺
  
  第八在故洛阳白马寺
  
  第九在泾(凉)州姑藏寺
  
  第十在甘州删丹县未知寺名
  
  第十一在晋州洪同县广化寺
  
  第十二在代州香谷县圆果寺
  
  第十三在益州福咸(感)寺
  
  第十四在洛京蜜(密)县超化寺
  
  (第十五原缺)
  
  第十六在怀州武陟县妙药(乐)寺
  
  第十七在北京净明寺
  
  第十八在北京榆杜(社)县寺久无名
  
  第十九在魏府潮城县寺久无名
  
  杨学富、王书庆先生对《敦煌文献P.2977》《集神州三宝感通录》《法苑珠林》《广弘明集》上的记载进行了专门对照梳理,列表如下:
  
  序号
  
  P. 2977
  
  《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上
  
  《法苑珠林·故塔部》
  
  《广弘明集》卷十五
  
  1
  
  第一明州鄮县育寺
  
  西晋会稽鄮塔缘一
  
  西晋会稽鄮县塔一
  
  越州鄮县塔一
  
  2
  
  第二金陵长干寺
  
  东晋金陵长干塔缘二
  
  东晋金陵长干塔二
  
  闰(润)州江宁长干寺塔七
  
  3
  
  第三青州临淄县(未知寺名)
  
  石赵青州东城塔缘三
  
  石赵青州东城塔三
  
  青州临淄阿育王寺塔十
  
  4
  
  第四河中普救寺
  
  姚秦河东蒲坂塔缘四
  
  姚秦河东蒲阪塔四
  
  河东蒲坂育王塔十一
  
  5
  
  第五凤翔法门寺
  
  周岐州岐山南塔缘五
  
  周岐州岐山南塔五
  
  岐山法门寺塔四
  
  6
  
  第六瓜州(未知寺名)
  
  周瓜州城东古塔缘六
  
  周瓜州城东古塔六
  
  瓜州土塔九
  
  7
  
  第七沙州大乘寺
  
  周沙州城内大乘寺塔缘七
  
  周沙州城内大乘寺塔七
  
  沙州城大乘寺育王塔十七
  
  8
  
  第八洛阳白马寺
  
  周洛州故都西塔缘八
  
  周洛州故都西塔八
  
  洛州白马寺育王塔十五
  
  9
  
  第九泾(凉)州姑藏寺
  
  周凉州姑臧县塔缘九
  
  周凉州姑藏故塔九
  
  缺
  
  10
  
  第十甘州删丹县(未知寺名)
  
  周甘州删丹县塔缘十
  
  周甘州删丹县故塔十
  
  甘州删丹育王古塔十六
  
  11
  
  第十一晋州洪同县广化寺
  
  周晋州霍山南塔缘十一
  
  周晋州霍山南塔十一
  
  晋州霍山育王寺塔十八
  
  12
  
  第十二代州香谷县圆果寺
  
  齐代州城东古塔缘十二
  
  齐代州城东古塔十二
  
  代州育王塔十四
  
  13
  
  第十三益州福感寺
  
  隋益州福感寺塔缘十三
  
  隋益州福感寺塔十三
  
  益州成都福感寺塔五
  
  14
  
  第十四洛京蜜(密)县超化寺
  
  隋郑州起化寺塔缘十五
  
  隋郑州超化寺塔十五
  
  郑州超化寺塔二
  
  15
  
  (原缺)
  
  隋益州晋源县塔缘十四(雒县塔附)
  
  隋益州晋源(原)县塔十四
  
  益州晋源(原)县塔六
  
  16
  
  第十六怀州武陟县妙药(乐)寺
  
  隋怀州妙乐寺塔缘十六
  
  隋怀州妙乐寺塔十六
  
  怀州武陟妙乐寺塔八
  
  17
  
  第十七北京净明寺
  
  隋并州净明寺塔缘十七
  
  隋并州净明寺塔十七
  
  并州育王寺塔十二
  
  18
  
  第十八北京榆杜(社)县(未知寺名)
  
  隋并州榆社县塔缘十八
  
  隋并州榆社县塔十八
  
  并州榆社育王寺塔十三
  
  19
  
  第十九魏府潮城县(未知寺名)
  
  隋魏州临菑县塔缘十九
  
  隋魏州临黄县塔十九
  
  冀州临黄育王塔三
  
  20
  
  杂明神州山川藏宝等缘二十
  
  统明神州山川并海东塔二十
  
  21
  
  明西域所造之塔二十一
  
  虽然阿育王建造佛塔的事迹听起来带有一些神话色彩,但据古塔专家张驭寰教授数十年的研究发现,文献上记载的塔、寺名称及位置和实地考察的结果大都相符,证明这些塔、寺在历史上确实存在。(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莘县信息港要点王学彪,别号柿园居士,山东阳谷人,莘县一中教师。毕业于鲁东大学中文系。致力于中学语文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撰有《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能阐法师年谱》《仁修法师年谱》《三槐一叶》等,发表各类作品百余篇。现为中国教育学会特约研究员,聊城市诗人协会、书法家协会、文艺评论家协会、传统文化研究会会员,聊城市佛教协会理事、海会寺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等。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图片新闻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莘县古城镇舍利寺村大兴国寺版权与免责声明
最新分类信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站点地图